1、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决胜全面小康,需要“冲刺精神”,习近平强调,冲刺是咬紧牙关的时候,是屏息聚力的时候,是比拼意志的时候。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
①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②意识的能动性是人们改造世界的重要条件
③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可以促进目标的实现
④意识具有主观创造性,可以创造出现实世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下列矿物与其用途对应错误的是( )
A.燧石—取火
B.石灰岩—生产水泥
C.石棉—促进燃烧
D.石英—制作半导体
3、“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这一首诗描写的对象是( )。
A.琵琶B.风筝C.弓箭D.古琴
4、下列选项中,( )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
A.从业禁止
B.管制
C.训诫
D.罚款
5、如果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适用于古代,下列哪一情形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
A.苏轼发表《赤壁赋》所得的稿酬
B.包拯任开封府府尹期间所得俸禄
C.康熙年间旱灾灾民获得的救济款
D.罗尚德将银两存入钱庄所得利息
6、下列与对联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不夜灯光,便是玲珑世界;通宵月色,无非圆满乾坤”写的是元宵佳节
B.“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是西汉人写的
C.“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符合对联“仄起平落”的书写习惯
D.“入门尽是弹冠客,去后应无搔首人”适合作为理发店的对联
7、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不满()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A.7
B.8
C.10
D.12
8、下列有关山东古代史的表述,错误的是( )。
A.鲁国是中国最早出现的一个封建大国
B.目前发现最早的山东人是北辛人
C.秦灭六国,最后一个消灭的是齐
D.齐国出现封建生产关系的萌芽以“初税亩”的实施为标志
9、(多选题)济南是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人才荟萃。以下描写济南的历史名句中,作者
和名句对应正确的是()。
A.赵孟頫——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
B.杜甫——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
C.李清照——兹山何峻秀,绿翠如芙蓉
D.刘鹗——家家泉水,户户垂杨
10、“衣冠禽兽”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含有贬义的成语,但在明代中期以前,它却是一个褒义词。因为按照明代服制的规定,当时的官员穿的袍子上是“文禽武兽”,只有“当官的”才能穿上绣着飞禽或绘着走兽的官服。下列动物不在“文禽武兽”之列的是( )。
A.鹌鹑
B.天鹅
C.云雁
D.虎
1、A【解析】①②:“咬紧牙关、比拼意志”体现了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和控制,发挥了意识的能动性,①②正确。③: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直接现实性是实践的特点,③错误。④: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意识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而不能创造出现实世界,④错误。本题选A项。
2、C解析:C项错误:石棉指具有高抗张强度、高挠性、耐化学和热侵蚀、电绝缘和具有可纺性的硅酸盐类矿物产品。石棉是重要的防火、绝缘和保温材料。因此石棉不仅不会促进燃烧,反而会遏制燃烧,当选;
A项正确:燧石俗称“火石”,是常见的硅质岩石。燧石和铁器击打会产生火花,因此在古代常被用作取火工具,排除;
B项正确:石灰岩简称灰岩,是以方解石为主要成分的碳酸盐岩。石灰岩是生产水泥的主要材料,排除;
D项正确:石英是由一种二氧化硅组成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均十分稳定的矿产资源。半导体指常温下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材料,而石英具有这样的特性,因此石英可以用于制作半导体,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3、C
解析:C项错误:石棉指具有高抗张强度、高挠性、耐化学和热侵蚀、电绝缘和具有可纺性的硅酸盐类矿物产品。石棉是重要的防火、绝缘和保温材料。因此石棉不仅不会促进燃烧,反而会遏制燃烧,当选;
A项正确:燧石俗称“火石”,是常见的硅质岩石。燧石和铁器击打会产生火花,因此在古代常被用作取火工具,排除;
B项正确:石灰岩简称灰岩,是以方解石为主要成分的碳酸盐岩。石灰岩是生产水泥的主要材料,排除;
D项正确:石英是由一种二氧化硅组成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均十分稳定的矿产资源。半导体指常温下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材料,而石英具有这样的特性,因此石英可以用于制作半导体,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4、B解析:本题考查法律常识。
根据《刑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主刑种类】主刑的种类如下:(一)管制;(二)拘役;(三)有期徒刑;(四)无期徒刑;(五)死刑。”第三十四条规定:“【附加刑种类】附加刑的种类如下:(一)罚金;(二)剥夺政治权利;(三)没收财产。附加刑也可以独立适用。”
故正确答案为B.
5、C解析:C项符合题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第四款的规定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免纳个人所得税:四、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因此本项中灾民因旱灾所得的救济款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当选;
A、B、 D项不符合题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的规定,“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一、工资、薪金所得;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四、劳务报酬所得;五、稿酬所得;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八、财产租赁所得;九、财产转让所得;十、偶然所得;十一、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A项中的稿酬属于第五项的内容,B项中的俸禄属于第一项的内容、D项中的利息属于第七项的内容,都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均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6、正确答案:B
解析:A选项是一副对联,描写的是元宵佳节,正确。
B选项出自济南千佛山兴国禅寺门两侧石刻上的经典对联,而这个寺庙兴建于隋唐,所以对联不可能是西汉人写的,故此项表述错误。
C项,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在现代汉语四声中,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对联的上联,必须是仄声结尾,即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现代汉语中的三、四声字,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一、二声字。“庆”是仄声,“春”是平声,所以C项正确。
D选项“弹冠”是进门时弹去帽子上的灰尘,“搔首”是以手挠头,所以这副对联适合于理发店,正确。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7、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法律常识,主要涉及民事主体的相关知识。
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其中第二十条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故ACD项排除,B项符合题意。
故正确答案为B.
8、ABD解析:本题考查人文科技常识,主要涉及山东省情。结合选项进行逐一分析。
A项:错误,鲁国,周朝的同姓诸侯国之一。姬姓,侯爵。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后,封其弟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鲁公之“公”并非爵位,而是诸侯在封国内的通称。可知鲁国是奴隶制国家,而非封建国家。
B项:错误,目前发现最早的山东人是沂源人。
C项:正确,秦灭六国的顺序为韩、赵、魏、楚、燕、齐,即齐国是最后一个被消灭的国家。
D项:错误,“初税亩”是中国古代春秋时期鲁国实行的按亩征税的田赋制度,它是承认私有土地合法化的开始,而非齐国。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BD.
9、ABD解析:A项正确,该诗句是元代诗人赵孟頫的《咏趵突泉》的名句,淋漓尽致地道出了趵突泉的磅礴气势,被当作楹联悬挂在泉池岸边泺源堂大门两旁,常为人称赏,应选;
B项正确,该诗句是诗人杜甫和北海太守李邕在古亭内宴聚会,席间即兴赋诗《陪李北海宴历下亭》中的一句,后来,清代著名书法家何绍基,将其作对联,镌刻于古亭旁,应选;
C项错误,该诗句是诗人李白的《昔我游齐都》中的一句,作者并非李清照,对应错误,排除;
D项正确,该诗句出自刘鹗的《老残游记》第二回:“到了济南府,进得城来,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比那江南风景,觉得更为有趣。”应选。
故正确答案为ABD.
10、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化常识。
明、清两代,官员在朝服的前胸后背处分别装饰一块方行的图案,叫补子,它是用来区分官爵大小(官品区分)的。据《明会典》记载,文官绣禽,以示文明: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鶒,八品黄鹂,九品鹌鹑;武官绣兽,以示威猛: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五品熊罴,六品、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
A项正确,鹌鹑之“鹌”是安全之“安”的谐音,因此具有“事事平安”和“安居乐业”的象征意义,是表示官员等级的一种动物。
B项错误,明朝官服图案中没有天鹅。
C项正确,大雁用于官员补子的象征,由于雁群飞行时,常排成“一”字或“人”字形,大雁飞行的规律性引申为礼节的次序。
D项正确,老虎为百兽之王,有王者的智慧,具有“仁、智、信”之范。因此人们视之为吉祥的神兽,能守诚信,驱邪气,纳祥瑞。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3、B解析:本题考查人文常识。
这首诗出自唐朝诗人高骈的《风筝(一作题风筝寄意)》,大意是:寂静的夜空中,何处传来弦声?这弦任由风儿演奏出简单的音调。这音调似乎很模糊,但仔细听来却能成曲,也勉强能欣赏。由“弦声响碧空”也可判断诗文描写的是风筝。唐代的风筝装有弦或笛,飞入天空在风的演奏下发出声音,甚至能够产生美妙的乐声。这也就是风筝名字的由来——因为它能在空中发出筝弦的声音。
故正确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