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热点:频现蓝天本不该成“新闻”
来源:仕图医考 516 发布时间:2015-11-25
事业单位面试题目当中常常涉及对于社会热点题目的考察,有时候在面试的前两天发生的热点事件都会出现在题目当中去考察大家,仕图医考提醒各位考生在备考的同时一定要关注时事:
最近,在微信和微博里,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人们时不时晒蓝天白云、晒朝阳夕阳。于是,有媒体专门就此采访专家,解释近段时间蓝天为何更多。专家表示,空气质量受到气象条件和污染源排放的双重影响,无论南方北方,夏季大气污染物扩散条件都比秋冬季节要好。污染物排放有所减少,再加上气象条件改善,因此多个地区6月以来频现蓝天。
过去,雾霾多了是新闻,如今蓝天多了也成了新闻,甚至有报纸整版刊登蓝天照片。蓝天似乎成了一种奢侈品。如若放在20年前甚至5年前,相信多数人都会觉得很荒诞。
我们不妨先看一组环保部公布的数据,2013年,全国平均雾霾天数为52年来之最,安徽、湖南、湖北、浙江、江苏等13地均创下历史纪录,特别是京津冀地区13座城市空气达标的天数不到四成。我们的城市何以落到如此糟糕的地步?空气污染何以积重难返?
毋庸讳言,天气因素只是不利于空气中的污染物消散,真正的根源还是污染排放过多。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6月26日发布的《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4)》指出,2012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为36.2亿吨标煤,消耗了全世界20%的能源,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美国的3.3倍,也高于巴西、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多年来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催生了一大批高污染、高排放的企业。一些地方政府盲目追求GDP,只看重眼前的经济高增长,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雾霾锁城已成残酷现实,此时要做的是放眼未来,思考如何重现蓝天?雾霾最严重时,网友调侃,治霾只能靠天吃饭一切随风。而严肃起来提建设性意见,专家、学者、工程师都曾建言献策,也多是老生常谈。所有的方法归纳起来无非两方面,一是自下而上地增进环保意识,二是自上而下采取环境治理举措。
自下而上,是要让每一个社会公民都成为保护环境的一分子。每个人都既是环境的消费者,也是环境成本的支付者。要尽可能消除某些人在治理污染中搭便车心理,强化公民的环保意识,正视保护环境所需承担的责任和成本,使绿色出行、低碳生活成为社会共识。同时,要倡导公民共同监督环境违法者,形成抨击污染的舆论环境,让污染环境者在社会语境中被孤立和弱化。
自上而下,是政府要制定有倾向性的政策,重新审视产业结构,淘汰污染大、耗能高的产业,作出更合理的结构调整,如逐步减少火电数量,加大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其次,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尤其是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加大污染环境的处罚力度,对企业实施环境污染的一票否决制。最后,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使用交通补贴等杠杆促使人们更多地选择绿色出行,减少人均排放量。
重现蓝天是一项全民系统工程,也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政府、企业和每一位公民都参与其中。唯有各方都积极行动起来,方能让蓝天不再是新闻,也方能让活在蓝天下的我们忘了蓝天。